2月6日起,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游企業經營中國公民赴有關國家出境團隊旅游和“機票+酒店”業務試點恢復。德國國家旅游局北京辦事處首席代表李朝暉在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德旅局三年來對外持續傳播,對內不斷自我優化,一直在為復蘇做準備?!皵底只问胶蛿底中畔⒓夹g為我們開辟了更多的可能性,讓我們能夠擴大與客戶的精準對話,加強我們與旅游業的聯系,并與德國旅游業伙伴分享新的市場見解?!?/div>

德國國家旅游局北京辦事處首席代表李朝暉。

旅游市場更加多元化,要重新梳理供應商和地接社資源

新京報貝殼財經:2023年中國游客的出游需求有什么新趨勢,與疫情前相比有什么變化,德國旅游局有哪些新舉措?

李朝暉:未來旅游市場會更加多元化,可以預見,傳統旅行社的市場份額會逐步縮小,同時會涌現出新的旅游機構。一些基于共同愛好及其他共性建立起來的社群或者興趣圈層,比如徒步、騎行、自駕以及冬季運動類的公號或者協會,事實上起到了旅行社的作用,用戶黏度甚至更強。

對我們來說,目前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在最短時間內盡快梳理和重新獲得這些B端客戶群。首先,要納入這些新生旅游客群,并去擴展這個群體。工作量巨大,也沒有經驗可以借鑒,對我們而言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需要不斷摸索、不斷破圈。

我們考慮先從“戶外騎行”這個愛好圈層突破。德國是非常成熟的騎行旅游目的地,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完善,包括7萬多公里的騎行路線,30萬公里的徒步線路,沿途標識清晰,上下游產業鏈也都十分完善。德國旅游局每年都與德國騎行協會以及徒步協會有密切合作,包括推出徒步手冊、騎行手冊等,希望今年有新的合作和突破。

德國是一個非常適合鄉村度假及可持續度假的旅游目的地。

新京報貝殼財經:出境旅游恢復后,你認為可能遇到的困難是什么?

李朝暉:國內外旅游市場都發生了變化,大家會有一個“摸著石頭過河”的適應階段。首先,面臨歐洲旅游成本的增加。數據顯示,這幾年德國乃至整個歐洲旅游市場都在漲價,德國酒店價格上漲15%左右,旅游大巴車價格幾乎翻倍,人工服務也在漲價,可以說歐洲境內人均旅游成本上漲了30%-50%。這種情況下,過去動輒40多人的低價歐洲多國觀光團近幾年很難出現,個性化、高品質的小團游、定制游將取而代之。

這對旅行社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傳統旅行社是否有能力抓住新客戶?提供令其滿意的服務?比如,客人要想體驗一些特別的、小眾的玩法,旅行社手里有沒有獨家的資源供應商?另外,很多歐洲的地接社也需要調整,一成不變的標準化行程已經無法滿足國內游客的需求,這就要求國內旅行社對接更為專業的地接社。

可以說,出境游重啟后,用戶需求和行為變了,傳統旅行社面臨轉型,必須要對旅游目的地有重新的認識,包括梳理資源供應商和地接社資源。

新京報貝殼財經:針對新市場和新需求,旅游業應該如何解決和調整?

李朝暉:除了做小團游、定制游,針對年輕人還可以做更為靈活的團隊游。比如,選擇“個人簽證+境外集合”的團隊游方式。以德國簽證為例,個人旅游簽證也支持旅行團,但比團隊游更為靈活,不必同進同出,客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在德國多玩幾天。另外,國內出發也不必都在北京或者上海集合,一個旅行團、旅行社也可以全國收客,降低成本。

作為旅游局,我們希望能反過來“賦能”旅行社,提供內容以及資源方面的支持。我們也有很多傳播渠道,可以為旅行社的好產品做宣傳。??

借助“開放數據”項目,為游客和旅行社提供便利

新京報貝殼財經:2019年中國消費者在德國的出游及消費數據如何?今年有哪些預判?

李朝暉:2019年中國游客赴德旅游的間夜量近300萬,作為重要的遠途客源國,中國市場位列海外市場第二。我認為,今年將是一個過渡期。出境游全面開放后,隨著簽證更加便捷、航班運力進一步加大,中國游客前往歐洲的人數會明顯回暖,2024年將全面恢復。

新京報貝殼財經:這三年來,德國旅游局針對中國市場做了哪些工作?

李朝暉:這三年來,我們一直與終端客戶以及旅游業同仁保持密切溝通,并做了很多新的嘗試,包括制定切合實際的入境游復蘇戰略,重點開發、完善數字工具等。針對旅游業,我們不斷進行線上培訓,僅2021年就開展了11期線上培訓。

針對消費者的推廣方式,我們會延續以社交媒體為主陣地。目前德國旅游局至少有9個渠道,包括微博、微信公眾號、視頻號、小程序、小紅書等,還在窮游、馬蜂窩、攜程等平臺開通公號。德旅局特別開發了微信小程序,為中國游客提供系統化的旅游資源介紹,今年將對內容進行結構化重新調整,更便于查詢。我們還同步啟動了智能問答機器人,方便游客得到個性化的旅游咨詢解答。

德旅局還邀請旅游業專家進行直播,為中國游客帶來第一手資訊。長期來看,要想提高德國各個旅游目的地的競爭力和連通性,尤其是在鄉村或偏遠地區,在線旅游產品以及顧客旅程全面數字化是當務之急。我們將借助開放數據(Open Data)項目,為游客、旅行社等提供便利。該項目是德國最大的數據基礎架構項目,由德旅局主導,聯合各大聯邦州共同開展,構建一套數據標準,一個數據實體,項目將開放數據共享,可供德旅局官網上的九種新業務模式以及全球范圍內的人工智能、初創企業等自由使用。

今年將針對德國世界遺產發起推廣活動。

新京報貝殼財經:德國有哪些新的體驗內容可以推薦給中國游客?

李朝暉:可持續旅行和自然觀光是旅游新風尚。根據調查,預計該領域的需求將在未來三年內有所增長——超過80%的受訪者認為可持續發展、氣候和環境保護是“非常重要的”;為了可持續發展,43%的受訪者表示愿意在旅行中犧牲一定的舒服度(例如出行方式)。

德國是一個非常適合鄉村度假及可持續度假的旅游目的地。因此,“樂享德國 Feel Good”也作為德旅局的推廣主題,和“擁抱德國大自然”一起延續到2023年。我們一直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將游客當前的旅游興趣和可持續發展聯系起來。2023年,我們將針對德國世界遺產發起推廣活動?!?1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古今德國”推廣活動,目標是展示對比鮮明的德國古老世界遺產和多樣化的城鄉旅游產品。德國的許多世界遺產景點都可以乘坐公共交通到達,讓大家體驗可持續的旅行方式。我們讓游客發現這些景點的魅力,從而延長停留時間,減少碳足跡。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曲筱藝
編輯 李錚 校對 柳寶慶
圖片 德國國家旅游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