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市以來,農行一直保持較高的現金分紅比例,每年分紅比例均保持在30%,為股東提供了豐厚的回報?!痹谵r業銀行舉辦的專項投資者活動上,農行財務會計部總經理劉世棟表示,未來,農行將更好地統籌平衡服務實體經濟和股東回報,既兼顧自身長期發展需要,又充分考慮股東可持續的即期回報要求,在滿足監管要求前提下,保持各利益相關方利益合理均衡。
展望2023年,劉世棟預計,農業銀行保持盈利增長的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交織,機遇和挑戰并存。下一步,農行將在持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的同時,全力推動業務經營再上新臺階,努力保持盈利水平總體穩健。
資產規模將保持快速增長 息差仍有下行風險
面對投資者針對2023年盈利增長情況的提問,劉世棟表示,從規模上看,基于對宏觀經濟形勢的研判,綜合考慮服務實體經濟要求、自身資產負債結構優化和資本支撐能力等因素,預計生息資產規模仍將保持較快增長,但增幅較2022年略有降低。
不過,劉世棟指出,從息差看,2023年息差將延續下行趨勢,其中受LPR利率下行及貸款重定價影響,貸款收息率預計將繼續下行;受市場競爭加劇、定期化趨勢延續影響,存款付息率預計較上年小幅上升。
農行資產負債管理部總經理王劍亦指出,綜合考慮服務實體經濟需要和前期LPR下調等因素的影響,預計2023年凈息差還將有所下行。但隨著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成效持續顯現,以及我行主動加強存款成本管理,付息率上升壓力將有所緩解,加之,央行持續加強在“碳減排”“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等重點領域的貨幣政策工具支持,息差下行幅度將逐步走緩。
“在降低負債成本方面,農行將繼續圍繞量價統籌協同,主動優化調整負債組合策略和定價策略,不斷提升差異化和精細化的定價管理能力,繼續保持我行存款成本優勢?!蓖鮿Ρ硎?,農行將持續加大夯實客戶基礎,推動活期存款等低成本存款穩定增長,保持我行活期存款占比優勢。同時順應客戶多元化、個性化資產配置需求,優化存款定價策略,強化精細化成本管控。
從非息收入看,劉世棟介紹,農行將在繼續嚴格落實減費讓利要求的同時,努力升級優化中間業務結構,提升線上線下綜合化金融服務能力,推動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保持總體穩定。同時,進一步加強市場風險管控,緊盯股、債、匯價格波動,優化投資策略,提前做好應對預案,努力提升其他非息收入穩定性和貢獻度。
此外,劉世棟表示,從減值看,我行將繼續加強信用風險管控,努力保持資產質量總體穩定,并堅持審慎的撥備計提策略,落實相關監管要求,預計2023年信用成本較上年基本保持穩定。
信貸將總體延續2022年投放勢頭 將嚴控增量風險
2023年,經濟持續復蘇已成大概率事件。王劍表示,開年以來,隨著實體經濟信貸需求有效回升,該行貸款投放總體延續了2022年的良好勢頭。今年將緊扣擴大內需戰略,立足“兩大定位”,進一步提高和優化金融供給,持續增強“三農”和實體經濟服務質效。
“從總量上看,我行將根據實體經濟需要和自身風險管理能力,促進信貸總量平穩可持續增長?!蓖鮿Ρ硎?,從結構上看,農行將堅持聚焦主責主業,主動對接宏觀政策發力點,持續加大對鄉村振興、普惠金融、基礎設施、科技創新、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綠色發展等領域的支持力度,做好涉房貸款、基礎設施基金配套融資、設備更新改造貸款投放。同時,對接服務擴大有收入支撐的消費需求,加大個人住房貸款、個人消費貸款等個人貸款投放力度。
農行鄉村振興金融部主要負責人段肖磊表示,今年該行縣域貸款實現持續增長。將力爭涉農貸款在全行占比提升,縣域個貸在全行個貸占比有所提升。同時縣域存、貸款市場份額較上年提升。三是縣域業務盈利水平平穩增長。立足打造縣域金融服務領軍銀行,持續提升縣域業務經營能力和盈利水平,在落實好服務縣域實體經濟、服務鄉村振興、減費讓利政策的基礎上,努力保持縣域業務盈利穩固。
農行普惠金融事業部副總經理張星表示,近年來,農業銀行深入推進普惠金融數字化轉型,優化業務辦理流程、提升業務辦理效率,在為小微企業客戶提供優質信貸服務的同時,不斷降低自身運營成本與風險成本。目前來看,普惠貸款各項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下一步,農行將立足自身發展優勢,統籌考慮普惠貸款的量價平衡,確保普惠金融業務可持續發展。
農行個人信貸部總經理查成偉則表示,今年消費信貸主要將圍繞多個領域展開。一是新能源汽車、家裝家電、健康、文旅、教育、養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等消費領域,加強產品和服務創新;二是推進數字化轉型,優化場景消費貸款服務,提高個人消費信貸便利性;三是用心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務,為新畢業大學生、進城務工人員和新引進人才等新市民群體,提供便捷、實惠的消費信貸服務。
此外,面對不良貸款率仍有可能上升,農行信用管理部副總經理李軍彥表示,該行將采取多種措施嚴控增量風險。如加大鄉村振興、普惠小微、基礎設施、綠色金融、制造業等重點領域精準投放;把好客戶準入關,有針對性地加強新發放貸款管理等。
對于存量不良貸款化解,李軍彥表示,農行將持續加大不良貸款處置力度,綜合運用清收、核銷、重組、轉讓、不良資產證券化等多種方式,拓寬處置渠道,推動不良資產處置業務轉型升級,處置結構進一步優化,處置工作質量進一步提高,促進全行資產質量總體保持穩定。
銀行股價值低估原因復雜 將保持分紅率相對穩定
近年來,銀行股估值偏低備受市場關注。如農行的市凈率截至2月2日不足0.5倍,市盈率只有4倍。面對投資者的提問,農行董事會辦公室副主任袁江認為,造成銀行股價值低估的原因很復雜,既有宏觀經濟形勢方面的原因,也有資本市場預期和偏好方面的原因。
“農業銀行作為A+H兩地上市的大型商業銀行,高度關注估值問題?!痹硎?,一方面,堅持高質量發展主題,突出“服務鄉村振興的領軍銀行”和“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銀行”兩大定位,深入實施三農縣域、綠色金融和數字經營三大戰略,力爭通過更加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更為穩健的業務經營管理,為廣大投資者創造長期價值回報。另一方面,農行將在監管部門指導下,加大主動信息披露力度,進一步增強與資本市場的溝通與交流,更好地向市場傳遞農行良好的業務經營情況和信息,協同推動估值修復和提升。
此外,農行董事會秘書韓國強表示,自上市以來,農業銀行一直保持較高(30%)的分紅比率,體現了國有大型上市銀行的責任和擔當。下一步,農行將繼續以“股東利益最大化”為原則,保持分紅率相對穩定,既有利于保證股東可持續的即期回報,也同時兼顧平衡分紅與資本內生增長,特別是通過夯實資本以保障農行的長遠發展。
關于股份回購,韓國強表示,目前國有上市銀行開展股份回購的時機還不成熟。一般來說,股份回購有兩種模式:第一種是注銷股本,但會減少上市銀行資本,特別是降低銀行最為“稀缺”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這樣不利于銀行可持續發展,也不符合股東長遠利益。另一種是員工持股或股權激勵,目前國有商業銀行開展員工持股或股權激勵在政策上尚有待破局。后續,農行會跟進監管政策要求,做好相關研究準備。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姜樊
編輯 岳彩周
校對 柳寶慶